当前位置: 鲳鱼 >> 鲳鱼的繁衍 >> 富含天然脑黄金,这类食物常吃记性好,
老话常说“爱吃鱼的人更聪明”,这个说法并非毫无依据。鱼中富含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对脑健康非常有益。
前段时间,法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经常食用鱼类的人,患脑血管病变的发生率要比不怎么吃鱼的人低,患痴呆和脑卒中的风险更小,而且这种关联在65~69岁人群中尤为明显。
可惜,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摄入鱼虾类的平均量仅为23.7克/天,远低于膳食指南建议的40~75克/天的摄入标准,国人“吃鱼量”明显不够!
今日,向大家介绍3种优质的鱼及其烹饪方法,希望大家日常多食用一些鱼肉~
01
黄鱼
黄鱼是中国特有的地方性鱼类,它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在“中国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中占据两席,并且产量十分丰富。
黄鱼通体金黄明亮,肉质雪白细腻呈蒜瓣状,具有肉嫩味美的特点,苏东坡还曾用诗句“琐碎金鳞软玉膏”来形容它的美味。不仅口感好,黄鱼的营养价值也很高:
01
高蛋白、低脂肪
每克含有17.7克蛋白质,属于高蛋白、低脂肪食材;富含被誉为“脑黄金”的DHA,对改善大脑功能、提升记忆力有一定帮助;硒含量较高,在摄入后有利于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02
保护心血管
大黄鱼含钾量为mg/g,小黄鱼含钾量在mg/g,经常食用对于维持心肌的正常功能、保护心血管健康有一定好处。
03
滋补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黄鱼具有很强的滋补作用,可以益气填精、健脾和胃、补虚强身。
过去常用于治疗眩晕和血虚的食疗方中,非常适合中老年人和体质虚弱的人群食用。
挑选黄鱼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眼睛要明亮;
②鱼鳃要鲜红;
③鱼腹要金黄;
④鱼尾要瘦长。
温馨提示:如果用纸巾擦拭黄鱼表面出现掉色的情况,可能经过染色,请勿继续购买。
一锅三味做法:
①将处理干净的黄鱼切片,与豆腐、白菜、香菇一起码放在笸箩中;
②热油锅中加入蒜末、豆豉、白糖,炒制成豉香汁,盛出备用;
③另起一锅加入清水、生抽、姜末,熬煮成汁,盛出备用;
④再起一个油锅,加入八角、葱姜、老抽、青红椒粒,炒香后盛出备用;
⑤将三种料汁分别淋在鱼片上,在大火下蒸15分钟即可。
02
马鲛鱼
马鲛鱼体形修长,头部和背部呈蓝黑色,与我们所熟知的鲅鱼有些相似。马鲛鱼刺少肉多,并且其肉质软嫩爽口,被誉为“极品之王”。
民间还有“山食野兔松树下,海食马枪子最美”的说法,意思是山上野兔和松树下野生动物味道最好,海里则以马枪子和海参最美味。从营养角度来看,马鲛鱼也毫不逊色,具有“两高、一低、一好”的特点。
01
高蛋白、易消化
每克马鲛鱼富含19.1克优质蛋白质;高维生素:维生素A含量较为丰富;低脂肪:每克马鲛鱼仅含脂肪2.5克左右;易消化: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肉类,刺也少,非常适合消化系统较弱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02
富含多种营养素
马鲛鱼还富含钙、镁、DHA等多种营养素,其中所含的牛磺酸对心血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挑选马鲛鱼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鱼眼清澈不浑浊;
②外观色泽要明亮;
③表面光滑无损伤;
④鱼腹坚实不松软。
香煎马鲛鱼做法:
①将马鲛鱼从中段到尾部切成厚片,加入大蒜、青红椒、紫洋葱、生抽和白酒进行腌制10~20分钟;
②热锅凉油,放入马鲛鱼片,煎至两面金黄,食用前淋上少许青柠汁,味道更佳。
03
鲳鱼
另外,平常也称为平鱼的鲳鱼,同样是刺少肉厚的一种鱼类。除了之前提到过的“海食马鲛鲳”之外,在民间还有“鲳鱼嘴,马鲛尾”这样一个说法来赞美其美味可口令人惊艳。
01
补胃益精
中医认为,平常也称为平甘,具有补胃益精、益气养血、滑利关节、柔筋利骨等功效,并常被用于辅助治疗消化不良和筋骨疼痛等问题。
02
高蛋白、易消化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鲳鱼和黄鱼、马鲛鱼一样,也是蛋白质的良好食物来源,其蛋白质含量为18.5g/g,且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消化吸收率高。
03
辅助调节血脂、血压
鲳鱼含有丰富的DHA等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较低,钾含量高达mg/g,镁、磷等微量元素含量也较为丰富。这些物质可辅助调节体内的血脂、血压,适当食用有助于降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挑选鲳鱼要注意以下四点:
①鱼眼要清澈;
②鱼鳞要完整;
③按压可回弹;
④无腐败臭味。
黄金鱼做法:
①从背部划开刀口直至腹部一指距离处,但不要切断,加入黄酒和盐进行腌制后洗净;
②在锅中少量加油,加入泡椒沫、蒜末和姜末小火炒香后加入水、胡椒粉、盐和糖制成料汁;
③将料汁淋在鲳鱼上,并将其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熟,出锅后撒上彩椒粒和香葱,并淋上少许热油和热豆豉即可食用。
据养生大国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