鲳鱼

渔家人的4种正宗吃鱼方法,鱼露让

发布时间:2023/8/7 13:17:43   

渔民的生活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海”(当然内陆也有一些“湖家”渔民)。他们在自然和地理环境影响下形成的饮食习俗,也被深深打上了海洋的标记,形成了极富海洋特色的饮食文化和习俗,别具一番风味。

在山东胶州居住的人们,渔民们在沿海生活的居民饮食习惯大多以海鲜为主,鱼类食物更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菜肴之一。但是从前的老渔民在海边的生活并不易,可以说是家家拮据,关键是粮食十分短缺,粮贵鱼贱是常事,所以说鱼类,便成了渔家农民的生活主食。

对渔民来说,鱼类是最常见也是最不值钱的食物,久而久之,流传下来也便成了习惯。人们虽然天天吃鱼,可仍然对鱼是百吃不厌。渔民烹饪鱼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的是做烩鱼、醉鱼、鱼鲞、鱼粥等。但事实上,渔家最常见的做鱼方法还是非常原始而简单的:首先清洗干净和去除内脏后,再加上一些必要的佐料,几乎“原封不动”地煮熟或清蒸,做好之后全鱼上桌。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老渔民在海上打捞时,渔船上的烹饪条件有限而形成的。当渔船漂浮在海上,颠簸不稳,想用复杂的工序将鱼烹调得精致美观是不现实的。另外,这也是渔民将鱼视作自家渔船的一种表现,寄托着希望渔船完整、平安的美好寓意。除了食用新鲜鱼外,老渔民也常将鱼进行风干等加工处理,以延长其保存期,留做淡季食用。所以,不管老一辈还是新生代的渔家人对咸鱼干、醉鱼等也有着很深的感情,这些也都是渔家人餐桌上的常见食品。

1、山东长岛的“腥腥锅”

每年春季鲜鱼一上市,在山东长岛的渔民,家家便开始准备“腥腥锅”了,“腥腥锅”实际上是以鱼虾等海鲜为主的饭食。除了蒸煮鲜鱼之外,人们还喜欢做鱼包子、鱼饺子、鲜鱼面等有着海鲜特色的鱼面食。

鱼包子通常是烫面的包子。做法简单,只要将准备做馅儿的鱼切成块,掺上一些韭菜或其他时令蔬菜直接和馅就可以了,无须将鱼刺挑出。等包子蒸熟出锅,渔民们吃包子的同时,会用舌头和牙齿将鱼刺从嘴吐出。假如在包子里吃不到鱼剌,便觉没有滋味了。对渔村人来说,吃鱼包子最大的妙处和趣味就在于挑鱼刺。

鲜鱼水饺的特点是个大、皮薄、馅多。用于包饺子的鱼有鲅鱼、鲳鱼、牙鲆等。不过用的最多的,或是最佳的还是选择鲅鱼。做馅之前为了去腥一定要剥净鱼皮,之后将鱼肉切成小块,跟打好的鸡蛋搅拌好,配菜大多用韭菜。当地人包出的饺子个头都比较大,有的大如拳,饺子有鲜味又略带猪肉味,一碗也就只装得下三五个,吃起来颇有豪放之情。在旧时代粮食匮乏的年代,这样做的最初原因是吃饺子可以省粮;为图省事才包得如此之大,日久便成为一种美食。春天鱼汛期的时候,渔村女人见面寒暄时,常说的都是:“吃过了几顿大鱼饺子?”

2、渔家人的“宽心面”

而鲜鱼面是风行渔村的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做面时先将鱼块放在锅里爆炒,然后加水烧开,水开后放入手擀宽面条,渔农们称之为“宽心面”。做成的面条鱼多面少,白汁浑汤,吃起来面条和鱼一齐入口,从一个嘴角吃进去,鱼剌即从另一个嘴角纷纷落下。遇到整个的小鱼,用筷子夹着,在嘴边一吮,鱼肉尽入口中,只剩下鱼头和鱼骨。无论老幼,吃起鱼面来个个吞吐自如。在外乡人看来,吃鱼面简直是一种表演。

3、渔家海菜“素锅”

除了“腥腥锅”以外,长岛渔家还有主要用海菜做出的饭食,名为“素锅”。其做法也大多是制成包子、饺子等面食。由于海菜种类繁多,用不同海菜制馅蒸出的包子也各有风味。其中,最典型的是一种是叫“骆驼毛包子”。这种骆驼毛其实就是萱菜。这里还有句俗语说的是:“数九寒天,骆驼毛鲜”。它的意思是说到了入冬之后,骆驼毛也是最好吃的时候。这时候的骆驼毛呈土褐色,纤细、柔嫩、光滑。退潮时采得,包成烫面包子,口感润滑,异常新鲜,是冬季在渔村常见的美食。

4、京族人的“鱼露”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一个“京族三岛”,这里的渔民大都是常年以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几百年来,勤劳的京族人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开拓出美丽的家园,在岛上生活着。由于人们是在海边生活,所以在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还是鱼虾,同时,他们还喜欢以鱼汁做调味品下饭,有时候,顿顿饭都不能少它,它就是被京族人誉为“金汁”的鲶汁。

鲶汁,当地人又叫鱼露,它是由各种鱼进行精心腌制而成,在京族人的生活中,这是民间非常正宗传统的调味剂。

它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但又有所讲究:首先,用一只洁净的大瓦缸,缸底凿一小眼,再在里面嵌入一个带有塞子的导汁管子,最后在缸内铺上一层稻草作为过滤网,然后把洗净的鲶鱼(其他小鱼次之)和盐按3:2的比例,一层鱼一层盐地叠入缸内,装满后压平缸面,并加盖密封。一星期后,将导汁管的塞子拔开,缸里的鲶汁就涌流出来了。这初次滤出的鲶汁,金黄透明,奇香扑鼻,是鲶汁中上乘的佳品,京族人用这来待客或是出口国外。然后继续在缸内再冲上一些冷却的盐水,再进行继续压滤,其所滤出的鲶汁色香味比之前的稍次些,但仍是好东西,大部分用来外销,少量自留待节日吃用。最后还要再压滤一次,所得鲶汁就属鱼露中的三等品了,一般不出售,留做自家吃饭佐餐用。

有俗语说“千汁万汁,不如京家的鲶汁”,在做汤时如果加些鲶汁,其中的汤味顿觉鲜美;当煮肉吃时,再蘸以鲶汁,这种美味入口便觉清香。

无论是“腥腥锅”也好,或是“鲶汁”也罢,这些美食都是海边渔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的。当渔农男人出海打渔时,女人们在家育子,当煮好一碗鱼面,或蒸上一锅热腾腾的包子,等着男人回家时,他们的这种简单而质朴的生活,深情而又温暖。

看到渔家人的美食,有没有想马上做一顿的冲动,喜欢的朋友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56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