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鲳鱼 >> 鲳鱼的习性 >> 好一幅海上清明上河图
沪杭公路途经金山区山阳镇的一侧,至今保留着一个渔村,名叫金山嘴渔村,有“上海最后一个渔村”之称。年出生的杨火根,祖祖辈辈就住在这个渔村里。
近日,杨火根创作的4本10卷渔民画长卷面世。其中的一幅《金山海渔图》,总长29.55米,这也是表现从前本地渔民劳作与生活场景的最详尽的画卷。作为重要的海渔文化资料,《金山海渔图》已被金山区档案馆馆藏。
图说:杨火根(资料图下同)
绘渔村说渔事
“我就出生在金山嘴渔村里,世代打鱼为生。听父亲说,在我还没出生时,爷爷就在一次出海时遇难了。有一个船主看我家可怜,就让我父亲帮着做些贩卖海货的生意,每当有渔船到码头了,就把海鲜连夜送往苏州、无锡等地,赚来的钱勉强能让一家七口人得以糊口。”杨火根的话匣子自然是从打鱼人的生活打开的。
他说:“金山嘴渔村已经由一个打鱼谋生的小村,变成了以旅游为主的社会主义新村镇,再加上杭州湾的禁渔,现在村里已经没有了打鱼人。我年纪大了,但从前村里的打鱼辛劳景象,始终萦绕在脑海里。早年间,渔村是什么样的,金山嘴是一派怎样的渔船帆连帆、海产品装满舱的情景,家家户户用的捕鱼、存鱼和烹饪鱼鲜的工具是什么样的,一件件物品、一个个画面,在我的印记里怎么也挥之不去。于是,我就想能不能用画笔将它们一一呈现出来。”
图说:杨火根创作的渔民画(下同)
几天前,在金山区档案局里,工作人员戴上了白手套,在一张长长的会议桌上,小心翼翼地摊开了近30米长的《金山海渔图》。局长秦骞说,这是复制品,原图已经被收藏,如果经常拿出来供人观赏,很容易损坏。他介绍,这幅海渔图长卷包括《上世纪中叶前金山嘴渔民舢板划子近海捕捞水域图》《金山嘴海头人生活劳作日常基本用品工具图》《金山嘴海头人滩涂赶海图》《金山嘴渔村往年基本生产资料图》《金山嘴渔民日常劳作图》《金山嘴渔民出海捕捞图》《金山嘴渔村对水产产品的一般食俗图》《大金山水域水产图》等多个主题画卷。
秦骞局长说,古代上海多年的历史,在金山被完整地保存着,其代表就是“三古一卫”。其中的“一古”是指古冈身,从漕泾沙积村到嘉定外冈,是上海地区仅存的年前古海岸遗址。“二古”是指古县城,即秦朝海盐县的县城,是上海最古老的县治。“三古”是指古海塘,早在多年前的三国时代,金山便开始筑塘御海,当时奉贤、南汇地区还是一片汪洋,金山海塘是太湖平原东南的重要屏障,保护了海岸线免遭海潮冲刷。“一卫”是指金山卫,是明朝的“四大卫”之首,现在上海市区的版图当时就归其管辖。“三古一卫”反映的是金山历史人文特质和底蕴。杨火根创作的《金山海渔图》,就是早年间金山人紧靠大海、利用大海繁衍生息的真实写照。
从“打根”到“放船”
金山区档案局将《金山海渔图》称作“图画版的金山嘴渔村志”。因为,在长达近30米的画卷中,杨火根生动地将金山嘴的渔民生活、渔业生产、渔村风俗详尽地描绘了出来,宛如一幅记录海岸线上生产繁忙、民众安居乐业的“海上清明上河图”。
《金山海渔图》出自金山嘴,自然打上了浓浓的金山元素,渗透着上海历史文化的印迹。杨火根在画卷中还配有一段段的文字,其中有些“原生态”的词汇,他不翻译,现在的人还真看不懂。
杨火根说:“你知道什么叫‘打根’吗?根,俗称‘铁鳗’,就是用几爿竹片扎成的,中间有个孔,把根打入泥底,根上还有一条绳子,打到底之后,绳子也跟着根在泥底了,绳子上还系着一段竹筒,这根竹筒就是飘在水面上的,打好根后,要等约半个月才去扣网篬。半个月后,把扎好的网篬放在船上。在网篬上还要有一个转盘头,在涨潮时,能使网口对着潮水,退潮时,也能使网篬转个方向。如果没有转盘头,绳子就会缠断。”
他说:“老早的金山海边人就是这么张网捕鱼的。打根,在大金山水域是帆船小划子都可以在这个地方捕到很多海蜇、鲚鱼、凤尾鱼、鲳鱼、马鲛鱼、白虾,鲚鱼就是长江里的刀鱼,尾巴有点黄色的,我们叫油鲚;尾巴是绿色的,我们就叫骚鲚。金山嘴过去出的白虾,也叫明虾,这个虾可以说不比对虾差。金山嘴的水是钱塘江和长江口的水混合的地方,不咸也不淡,养料丰富,鱼的味道也特别鲜美,金山嘴的鱼是世界上最好的鱼,最好的渔场就在金山嘴。大金山水域是金山嘴渔民世代出海捕鱼的渔场。这里也是全世界稀有的品质高、产量多、鱼品珍贵的渔场,盛产海蜇、鲚、白虾、虾米、泥螺、鲳、马鲛、鳓、小黄鱼、梅童、鮸、鲈、比目、梭子蟹、虱蟹、蛎、河豚、蚬、鳗鲡。现在我们把鳗鲡叫作海狗,正宗鳗鲡的肚子是白的,背上是黑的。”
“金山嘴海域乌贼很少,不产带鱼,过去满盖货里带丝很多,大批量的带鱼要到嵊泗渔场才有。我在出海的时候,每一网鱼的产量都要统计的,在什么渔场捕到了什么鱼,大鲜多少,小鲜多少,带鱼就写成刀鱼。金山嘴凤鲚产量最高,农村里农忙的时候,就买凤鲚,两块钱就能买一大篮。带鱼过分粗的不好吃,三指宽的带鱼最好吃。”对于金山海域能捕什么鱼、好吃的鱼有哪些,老人如数家珍。
“还有‘放船’,这个词现在也几乎绝迹了。修船了,我们来回要走三百里路,要从吴淞口进来,修好了从张泾河或叶榭港出去。我小时候和父亲走过一次。修好的船要放归大海,放船之后,渔民都急急忙忙地要投入捕捞。现在有一个休渔期,那个时候的休渔期就是渔民修船的时间,大热天是不出海的。”他说。
为上海留记忆
上海简称“沪”。“沪”本是一种捕鱼的工具,是用绳编结的一排竹栅,插在河中,以拦捕鱼蟹,即苏浙沪一带人所称的“鱼簖”。唐陆龟蒙《渔具诗》序:“列竹于海澨曰‘沪’,吴之‘沪渎’是也。”相传上海境内的吴淞江就是古代的“沪渎”,因而上海别称“沪”。杨火根的《金山海渔图》中有一幅《捞闸网》,描绘的就是使用这种古老工具捕鱼的场景。上海社科院民俗与非遗中心秘书长、金山区档案局挂职副局长毕旭玲评价说:“随着城市的发展,海洋环境的损坏,上海海洋渔业生产生活逐渐衰退,相关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逐渐消失。杨火根老人创作出的《金山海渔图》,以绘画的形式系统地记录了上海传统渔业生产与生活的场景,成为上海渔业非遗尤其是海洋渔业非遗传承与保护的重要资料。”
“海渔图问世后,引发了更多人对上海海渔文化的研究。”金山区档案局副局长蔡国欢说,杨火根画出的海渔图,价值不仅在图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为金山、为上海留下了海渔文化的符号和信息记忆。海渔图中,捕鱼用的绳就有麻绳、草绳等,还有捕鱼的网、渔船和渔具的制作等,构成了海渔文化的基本元素。这些东西被绘画记录下来,让现在的人知道,从前的人是怎么劳作的,以及从前的渔业村的概况,包括自然、地理、沿革等。所以,《金山海渔图》是上海渔民生活技艺的图像化记录,也是以图像的方式记录了上海渔民的精神和文化生活。
在征集海渔图时,蔡国欢曾对杨火根说,这幅海渔长卷反映的是金山渔业的传统,让人们了解过去的渔业经济、渔业规模、作业区域、作业方式,还能了解捕鱼工具由原始向现代的变化。同时,海渔图也在提示人们,渔业劳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杨火根熟悉的是近海捕鱼,如今都是远海捕捞作业了,原因应该是过度捕捞和海洋污染吧?随着海洋渔业的发展,捕捞船也越来越大,原来小船可以捕到很丰富的鱼获,后来船大了,捕不到鱼了,就向远处跑,又能捕到鱼了。船越来越大,出海的路越来越远,但鱼获却越来越少。到现在,上海的渔村只剩下唯一一个了,而且渔民也不再以渔业捕捞作为谋生之本了。“见证过去,启示未来”,这或许就是杨火根的最大功绩。
家在老街拐角
如今的金山嘴渔村已经成为沪上的一个旅游热点,每天前来游览观光尝海鲜的游客络绎不绝。村里仅有的一条老街,也是天天熙熙攘攘。杨火根的家就在老街的拐角处。镇旅游公司还在杨家大门口挂上了“杨火根渔民画工作室”的牌子。客堂间的墙上挂满了老杨的海渔图照片。白天,不时有游客会走进杨家的客堂间看一看、歇歇脚,老杨一家人自然成了渔村的义务宣传员。
“金山嘴有着太多我童年、少年时代的记忆,我又喜欢画画,觉得自己有责任把从前渔村的景象画出来,让后代了解和记住,不能忘了本。”杨火根说,年夏,他从山阳中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复兴岛海洋渔业公司工作,长年在江苏、浙江、山东沿海一带随渔轮出海捕鱼。年以后,杨火根先后进入市外贸局运输分公司水运船队和上海石化总厂航运公司,主要从事长三角地区的水上运输工作。他把自己的一生归纳为“与海河打交道的人”。
杨火根介绍,海渔图中描绘渔网制作过程的图就有10张,从渔网的制作到渔网的使用,再到渔网的保养与维护,形象地说明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由来。
《蔴》和《劈蔴结线》两张图,描绘的是“蔴”这种制作渔网材料的加工过程。在尼龙渔网没有出现之前,渔民们普遍使用蔴线编织渔网。
《发片》《网梭》《梭板》《上梭》《织网》五幅图,描绘的是织网的过程和使用的工具。渔民们首先将打好的蔴线绕在发片上,然后将蔴线上到网梭上就可以开始织网了。织网时还要使用梭板,它的宽窄决定了渔网的疏密,也就是网眼的大小。
《摸木桩脚》描绘的是赶海方式。设置闸网时打的竹桩腐烂后,留下一个个只露出头的竹桩,在海水的冲刷下,这些竹桩的周围往往会形成一个个小水潭。退潮后,有些来不及跟着潮水离开的鱼虾就会留在这些水潭中。赶海人只要在水潭中捞几下,就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拾泥螺》呈现的是金山嘴渔民在沙滩上拾泥螺的情景。金山嘴岸边的滩涂上生长着很多泥螺,本地渔民将其称为“沙蜒”。在退潮的时候,它们会在沙滩上觅食,此时就是捕捉沙蜒的最好时机。尤其是在春夏之交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沙蜒肉质肥脆,家家户户都会做一道鲜美十足的渔家菜“菜花沙蜒”。
《扳虱蟹》描绘的是捕捉虱蟹的场面。冬季是虱蟹最肥美的时候,此时,它们一般会躲在石头下,赶海人就在海滩上不断翻开石头徒手摸虱蟹。
《吊赤虾》表现的是渔家儿童在海滩上捕捉赤虾的过程。金山嘴海边的石埂边躲藏着很多赤虾,每到赤虾成熟期,孩子们就会用铁罐头制成捕捉赤虾的陷阱,结伴去海边钓赤虾。小孩子会在罐头四周扎几个洞,里面放上牡蛎肉,然后将它放在礁石里,过不了多久,再将罐头从水里提出,里面就会盛满了正在吃牡蛎肉的赤虾。
……
“渔民是很讲究的,如果你把一个人的位置画错了,有些人要批评的。出海时,讲话都不能随便讲的,比如说盛饭,渔村的人就不能说盛饭,盛字与沉同音而犯忌,要说兜饭。筷子也被叫作竹篙。”他说。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