鲳鱼

七夕话揭阳民俗食俗潇湘晨报

发布时间:2023/7/9 17:52:34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潮汕民俗繁多,代代传承,历久弥新。有些民俗潮属客家人不掺和,个别地域也一直不赶这个热闹。就拿“出花园”这一民俗来说在揭阳榕城老城区的仪式最考究与隆重,揭西棉湖也仅仅是略简一点而已。但普宁市、揭东区就有地域不同风俗也不一致的区别了,比如,普宁的占陇相对简单,只是用“好命粿”(潮汕特有的红桃粿、红石榴粿、红团粿、红三角粿与发粿等)加上一只全鸡、一只全鸭拜拜“公婆母”,早起煮一碗“猪腹内”(包括猪心、猪肝、猪粉肠、猪大肠、猪肚、猪肺做成的杂烩汤)让出花园的主角吃下就算完成了仪式。而同属普宁的洪阳、梅塘、里湖则相对比较讲究,只是比榕城老城区和揭西棉湖简单一点而已。揭东区与揭西县的不同地域民俗差别也很大,讲潮语的曲溪有着“出花园”的传统,说客家话的龙尾就没有这个习俗,空港经济区则与揭东区大部分地方一样会备办“出花园”。与揭东区颇为相似的是,揭西也是潮语系的棉湖仪式较为隆重,河婆客语系则较简单,甚至很多片区都没有“出花园”一说。所谓“出花园”,是潮汕地区大多数地方的民俗,每家小孩,不分男女,年至15岁(虚岁)时,在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时备办三牲五牲(雄鸡、鲢鱼、鸡蛋、肚肉、鸭或者鹅)、粿品等拜“公婆母”并举行一系列仪式感较浓的活动,表示孩子已经长大,从此可以走出寓意以玩耍为主的“花园”。其实,除了七夕当天,从农历正月开始,有小孩要“出花园”的潮汕家庭,还会找人问卜,确定在农历三月开始的哪一天“出花园”。潮汕人普遍认为农历正月、二月民俗多,不再备办大事,而三月春草生,一切都开始欣欣向荣,寓意着美好,便以三月拉开序幕,但是都会在农历七月初七前完成此仪式。一般家中有孩子“出花园”的,家长大都会在举行仪式前的一段时间里就备好粿品或者糕点或者其他食物送到亲朋好友家中告知此事,有的还会邀请对方具体什么时间携家带口到仪式举办的场所参与宴请。在“出花园”的系列仪式中,除了拜神外,“重头戏”就是邀请亲朋好友前来“食桌”了,特别是“花园桌”中的主桌,参与“出花园”主桌会餐的孩子更是提前邀请确定的人选。“出花园”的食俗从选定的特定日子开始,主角早起并在家长的指引下拜过“公婆母”之后,便要坐到家里的大水缸盖子上吃下一碗甜的“猪腹内”,寓意将拥有像大水缸一样的“大腹内”,像这些精挑细选的“猪腹内”一样给孩子换上一副“好腹内”(好心肠)。这时候家长还会邀请亲朋好友的孩子或者与主角平时最要好的小伙伴参加,在主角带头吃下“猪腹内”的同时,也象征性地陪伴着吃一点。这些孩子从早上开始到主角家里陪伴主角,直到吃完午餐后陪主角玩耍到时近黄昏才各自回家。“出花园”的主桌一般由12个菜品构成。那些供奉的三牲五牲与粿品(除了鸡鹅鸭之外,有些家庭不会把拜过的东西摆上主桌)等会摆上主桌凑满12个菜,但菜品的主角是公鸡,鸡舌头与鸡头、鸡身大都会衔着、插着与放着带叶带枝的石榴花。家中的长辈还会让孩子象征性地咬一下鸡头,寓意“独占鳌头,出人头地”,还要将鸡舌头拿给孩子吃,寓意“口齿伶俐”;由于鲢鱼多骨刺,一般还会有白鲳鱼或者金鲳鱼,有些地方则用乌鱼,因为有“术”,寓意孩子以后文韬武略,有谋略会算数。菜蔬则是以形寓意,以名取吉,比如春菜、厚合、芹菜、韭菜花等。韭菜花一般是炒鱿鱼(鱿鱼泡软,切成菱格状的小长方片,一经加热就卷成好看的小卷),虾或者龙虾也几乎是必有的一道菜品,油炸粿肉(知名潮汕小吃)与甜品也几乎都不会被落下。开宴时,主角坐在“大位”(主位)上,公鸡的头朝向主角,家中的长辈(一般是爷爷)坐在主角一侧,其他加上亲朋好友的孩子坐满主桌,人数为8至12人,由爷爷或者同级其他长辈伴食。这一天,无论是什么长辈,对主角都和颜悦色,且主角一整天不用参与做家务或者其他劳动,寓意往后的日子可以过得轻松舒适。一般来说,孩子多的家庭,第一个孩子、第一个男孩和最后一个孩子(俗称“完花”)的仪式就相对会隆重些。七夕除了“出花园”的礼俗,“公婆诞”“走仔会”(嫁出的女儿携家带口回娘家聚会)也在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举行。潮汕人习惯称女儿为“走仔”,除了农历正月初二会回娘家外,已出嫁的女儿相约在同一天回娘家省亲,潮俗称之为“走仔会”。其实,《诗经·国风·葛蕈》中就有“归宁父母”的记载,“归宁”即女子出嫁后返回娘家省亲,后来这一习俗随中原移民迁徙入潮汕而传到潮汕地区,可见由来已久。潮汕“走仔”婚后“头返厝”“二返厝”和“三返厝”之后,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二(“做仔婿”,指女婿到丈母娘家做客)与七夕(“走仔会”)这一天进行“走仔会”,而且以七夕的“走仔会”最为讲究。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一大早,已出嫁并有了小孩的“走仔”们,一般会纷纷穿上新衣,不约而同地携子带女,捎上孝敬父母的礼物(俗称“手信”)回“外家”省亲。“走仔”们送的美食多为亲手煮的“甜花生猪脚汤”“甜莲子汤”“粉丝蛋饺煲”等,用多层提锅(食格,分层盛装食物的拎拿食具)装着带到娘家孝敬“外嬷”(外婆),“外嬷”会买上新鲜的龙眼串回赠,以表示祝福女儿的孩子聪明伶俐(旧俗中还兼有祝福多子多福、子孙成群、健康快乐的寓意)。随着时代变迁与观念更新,七夕的食俗除了传承传统外,人们更多的是将此作为相聚的契机,丰富生活内容,表达对孩子的关爱与期许,或者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谢,更好地增强家人或者亲朋好友之间的凝聚力。来源

来源:揭阳日报

记者:郭琼瑜实习生:周泓摄影:郑楚藩

整理:“揭阳发布”政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525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