鲳鱼

注意多久吃一次鱼吃哪种鱼最健康怎么让鱼既

发布时间:2022/10/24 15:27:07   

大家都知道,吃鱼聪明,那么多久该吃一次鱼?吃鱼做什么?鱼肉好做,清洗整理让很多人头疼,小编在文中给一些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哦!

现代营养学认为,要维护饮食健康,每星期最好吃两次鱼。

吃鱼对孩子有3大好处:

1.帮助脑部发育:DHA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使脑神经细胞间的讯息传达顺畅,提高脑细胞活力,增强记忆、反应与学习能力。

2.使眼睛明亮有神:鱼类中的牛璜酸,可抑制胆固醇合成、可使视力变好。DHA可强化视网膜上之感光细胞对光的反应,并维持大脑皮质视敏度的刺激反应,具有维持视力的功能。

专家建议:孩子满1周岁后再吃鱼,此时孩子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发展得更好,更容易接受鱼肉,但如果你的家庭有过敏史,比如花粉热、哮喘、食物过敏的话,建议至少等到孩子3岁后再吃鱼。

原因有四个:

一是鱼肉里的维生素B12和其他营养成分丰富,有维护人体正常神经功能的作用,适量吃鱼有助于预防老年性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

二是“经验之谈”,人们观察到世界上许多高寿地区的居民,往往是吃鱼比较多的。

三是大多数鱼肉的优质蛋白质多,脂肪含量少(尤其是饱和脂肪少),热量非常低,有利于防止肥胖;

四是一些海鱼含有一定量的ω-3脂肪酸,有助于人体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液黏稠;

深海鱼,最可取

所谓的健康鱼,主要是指一些来自远海洋,如阿拉斯加海域、新西兰海域的深海野生鱼。

那些鱼都是从深海里捕来的,它们的食物多来自海草及其它海洋生物,所以不用担心它们是否有抗生素、农药、生长激素等残留,以及是否受到工业毒物的污染。

常见的深海鱼有三文鱼、鲱鱼、蓝鳍金枪鱼、鲭鱼等。其中数三文鱼含的ω-3脂肪酸最多。相比之下,鲭鱼、鲱鱼的嘌呤含量较高,痛风病人不宜多吃。

蓝鳍金枪鱼和其它金枪鱼一样,鱼肉里含有丰富的硒(一种微量元素),一个成年人只要进食克左右的金枪鱼肉,就可以满足他一天内对硒的需要。另外,金枪鱼是含维生素B6最多的食物,含维生素B12也很丰富,这些营养素都被认为是抗衰老、防病的抗氧化剂之一。

普通海鱼,比较安全

鲳鱼、鲅鱼、带鱼也是海洋里捕捞来的野生鱼,但它们不是生长在远离陆地的深海,所以没有深海鱼那么“纯洁”,但它们也是比较安全的食品。

对于近海捕捞来的鱼,若不清楚其安全情况,最好不要多吃。

带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它的汞含量相对其它海鱼来说可能会较高,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但从健康角度来看,吃这种鱼是利大于弊的。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对于汞含量在0.5ppm左右的鱼(即每公斤鱼中含有0.5毫克的汞),每周进食量最好不超过克。

吃鱼时也不要吃鱼肝脏、鱼脑,因为这些器官常常是有毒物质富集的地方。

有些海鱼,孕妇、少儿不宜

鲨鱼、剑鱼(旗鱼)、马鲛鱼是另外一类的海鱼。

这些鱼一般都含有较多的棕-3脂肪酸,但因为它们都是以捕食小鱼为生的,甲基汞含量通常比较高。上述个头大、鱼龄长的鱼,其汞含量往往更高。汞对胎儿、母乳喂养的婴儿及少儿的健康是有危害的。

养殖鱼,需留心

养殖鱼和野生的海鱼不同,鱼的质量完全取决于水质和饲料。

如果在一定范围的水域内,生产出来的密度最大的大肥鱼,由于添加的消毒剂、化学制品、抗生素等比较多,我们还是少吃为妙。

即使是同一种鱼,由于鱼饲料的问题,人工养殖的和天然野生的也是不同的。例如:人工养殖的三文鱼,鱼体的ω-3脂肪酸就比深海三文鱼的含量低。

要想鱼肉好吃,又没有腥味,注意以下步骤:

1、有污泥味的鱼,用凉浓盐水洗一洗,污泥味可除。新鲜鱼放在盐水洗一洗,即可去泥腥味,又可使味道更鲜美。不新鲜的鱼,用盐把鱼里外擦一遍,待1小时后再锅煎,鱼味就和新鲜的一样。而且,用盐洗鱼还可以去黏液。鱼身上都有黏液,黏液易沾上污物。洗鱼时,用细盐将鱼身撸一遍,然后用清水冲一下,会洗得很干净。

2、先剖鱼肚,后刮鳞。人们通常拿起鱼来就刮鳞,这样容易压破苦胆,污染鱼肉,吃起来很苦。应该先剖鱼肚,再刮鳞,把肚内东西选掏出来,就不用担心了。刮鱼鳞前用香腊擦一遍,鱼鳞易除。

3、剖鱼时,万一不小心把胆弄破,可用少量白酒或小苏打也可用发酵粉,涂在有胆汁的鱼肉上,使胆汁溶解再用冷水冲洗,苦味就可以去除。或者撒点酒,然后用清水洗净,苦味也可去除。

4、洗鱼放大葱,能防苍蝇叮。在洗的鱼段。鱼片或鱼块上放几段大葱,蚊子不咬苍蝇不叮。

5、洗鱼去黏液法

在养有鲜鱼的盆中,滴入1一2滴生植物油,就能除去鱼身上的黏液。

6、洗鱼块的技巧

在竹箩内把鱼块排好,倒水反复冲洗,再用干净的布或纸巾把水擦干。

5、洗宰杀的活鱼

现在大多是卖鱼人负责宰杀活鱼,但是他们不一定会收拾得很干净,所以拿回来后要彻底地清洗,以免成菜有很大的腥味。

(1)鱼鳞:必须要彻底地抠除所有鳞片,以免成菜后的鱼头中夹沙,会变得非常难吃。

(2)额鳞:鱼下巴到腹部连接处的鳞。这部分鳞因为要保护鱼的心脏,所以很牢固地紧贴着皮肉,鳞片碎小,不容易被发现,却是成菜后鱼腥味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在加海洋鱼类时,必须削除额鳞。

(3)腹内黑衣:在鳞鱼、鲤鱼等鱼类的腹腔内有一层黑衣,既带来腥味,又影响美观,在洗涤时必须要刮洗干净。

(4)腹内血筋:有些鱼的腹内深处、脊椎骨下方隐藏着一条血筋。加工时一定要将其挑破,并冲洗干净。

(5)鱼鳍:保留鱼鳍的目的是成菜后美观,若鱼鳍松散零乱的话就会适得其反,应适度修剪或全部去除。

(6)肉中筋:在鲤鱼等鱼类的鱼身两侧各有一根长而细的白筋,在加工时应剔除。宰杀去鳞后,将鱼身从头到尾抹平,可在鱼身侧面看到一条深色的线,白筋就位于这条线的下面。在鱼身的最前面靠近鳃盖处割上一刀,就可看见白色的白筋,一边捏住白筋往外轻拉,一边用刀背轻打鱼身,这样抽出两面的白筋,再烹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1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