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鲳鱼 >> 鲳鱼的天敌 >> 葭沚,赶海人椒江发布
不同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人类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地处海滨的葭沚,村民向大海讨生活,赖“海”而存,因“渔”而兴,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都与“海”密不可分。
追溯到明代,渔业兴
葭沚是传统渔业小镇。明代,闽浙沿海捕捞中有艚船出现,葭沚的沪艚也因此兴起,沪艚捕捞业成为葭沚的大宗渔业。在葭沚坊间,“不要穿蟒袍,只要张沪艚”的说法广为流传。蟒袍在明代意为官员的朝服。不想要做官,只想要像沪艚一样捕鱼,一句话道出了渔民们对于沪艚捕鱼的向往。
何为沪艚捕鱼?渔民有句顺口溜:“户漕猪、赶钉狗、虾篰老大守夜后。”生动地反映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捕鱼作业方式。户艚渔工只要布好网就可以睡大觉,到一定时间去拉网捞鱼好了,可以悠哉得像猪一样;赶钉渔民流动性大,需要像狗一样东家赶西家,极其消耗体力;虾篰的老大最辛苦,在深夜里燃着香,以燃香计时,时间一到就叫大家起来捞虾。
此后,葭沚成为了台州重要的渔业港口,葭沚渔民掌握各种鱼的特性,用各种办法捕鱼,一年里每个月都有最鲜美的渔产品供应市场,渔货交易活跃,随着渔业的发展,与渔业相关的造船厂、打铁铺、绕缆社、纺织场等发展迅速。
生在葭沚,结网成了居家必备的家庭副业。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会结网、修网。沪户艚的大网,一口就有一百多斤重,接上这样一单大生意,够一个家庭忙活一个月。
黄鱼与咸菜同价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葭沚渔民盛行敲罟作业。几十条船上捆绑上竹筒,围成一圈,一起敲打竹筒,利用震频使黄鱼晕厥,翻浮水面。
晕厥的黄鱼如雨后春笋般从海底纷纷冒上来,一捞就是一大把。在冷冻、冷藏技术没有普及的艰苦年代,黄鱼难以长期保持,从葭沚船运到临海码头的黄鱼,上好的大黄鱼能卖到每斤7分钱,而放在葭沚当地卖就更便宜了。
为了快速地消耗掉黄鱼,聪明的渔民们想出了以鱼换菜的点子。农民们用小船载着咸菜到海门关外与渔民换黄鱼,两条黄鱼换一小捆咸菜。晚上的餐桌上,不论农民还是渔民都可以尝到鲜美的咸菜烧黄鱼,鱼肉肥嫩咸菜爽口,足以慰藉这一天的辛苦劳作。
无鲜勿落饭
无论是靠山还是靠海,劳动者对于自己劳作的食材绝对如数家珍。在葭沚,赶海的渔民们虽然不富裕,但对于吃鲜味却颇有大户人家的讲究,哪个季节最适合吃什么海鲜,渔民们的舌尖最是挑剔。
葭沚的民谣说:“正月雪里梅,二月桃花鲻,三月鲳鱼熬蒜芯,四月鳓鱼勿刨鳞,五月望潮,六月鲨条,七月鲈鱼散,八月白蟹板,九月黄鱼黄腊腊,十月带鱼扁担长,十一月虾干鳗香派吃场,十二月海鲜整桌请姊丈。”
正月里的梅鲖最美味,过了季,梅鲖个头就没有那么大了,所以要趁机赶紧吃;
二月里鲻鱼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都很适宜;
三月里的鲳鱼一定要配上蒜芯红烧,鲳鱼没有肌间刺,顺着鱼骨就能划拉下大片饱满的鱼肉,肉质紧实弹嫩,用蒜芯去腥味增加鲜味,这就是葭沚人平凡的幸福时刻;
四月里的鳓鱼,不要刨鳞,也不解剖,整点姜丝蒜片,倒点老酒酱油,整条上锅蒸,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最原始的海味;
五月一定要吃望潮,望潮吃法可就简单了,这种没有刺的软骨鲜物,肥厚嫩白,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方便吃;
六月吃鲨条,鲨条又名小鲨鱼,对于不在海边生长的人来说,相对陌生。渔民们吃鱼,犹如英雄不问出身,只求味美新鲜,不问出自何处;
七月鲈鱼大量成熟,鲈鱼营养价值高,能补肝肾、益脾胃,渔民们靠它来补身体;
八月家家户户开始呛螃蟹,葭沚人敢于尝鲜,生螃蟹细细清洗,对半切开,放入糯米酒、盐、糖、姜、葱、花椒、八角、茴香,腌制个7、8天,再打开时,一道呛蟹就成了。嗦一下蟹汁,对着肥美的蟹黄一口咬下,吃的人心花怒放;
九月份,黄鱼金灿灿的,葭沚人对于黄鱼有偏执,仿佛是约定成俗的搭配,黄鱼必须搭咸菜,鱼肉色泽洁白,汤汁浓稠,用汤汁伴上大米饭,就着鱼肉和咸菜,别提多下饭;
十月,带鱼跟扁担似的长,银光闪闪的带鱼,自带海洋的气息,给了渔民们充足的自由发挥空间;
十二月海鲜丰富,满汉全席,最适合请吃饭了。
海鲜对海边人的贡献,不仅仅是满足海边人的口腹之欲,还给他们带来一种世俗又市井的快乐,同时,又让海边人滋生出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对人生的满足感。每逢佳节倍思亲,对于飘游在外的葭沚人来说,回忆起餐桌上这抹鲜,就足以倍思乡了。
“渔”文化融入生活
在长期渔业生产过程中,葭沚沉淀了丰富的渔家民俗文化。观察葭沚老建筑,不难发现,石柱上、屋脊上至今还保留着各种栩栩如生的海物雕花,螃蟹、望潮、章鱼...各种海洋里的动物被朴素的葭沚人雕刻上墙,寄托了渔民们盼一年四季皆丰收的美好愿望。
渔文化的变迁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习俗中。人们形容女孩子嘴小漂亮,往往会说,樱桃小嘴。而在葭沚,渔民们爱用“鲳鱼嘴”来形容。在老辈人眼里,男人阔嘴巴女人鲳鱼嘴,谓之好相。
即便是刚出生的婴儿,男婴与女婴开荤的第一顿鱼也颇有讲究。男婴要吃黄鱼,黄鱼嘴大,寓意好男儿志在四方,在哪里都吃得开;女婴就得吃鲳鱼,希望姑娘长大以后樱桃小嘴,漂亮动人。
大海的脾气捉摸不透,渔民向大海讨生活,必然对它充满敬畏,这份敬畏也体现在生活中。譬如渔民吃鱼,吃了一边后绝不会“翻”过来吃,因为翻鱼寓意翻船。渔民怕风浪,每次出海都互祝“顺风”,且不可说当心风浪。
鱼群喜欢和风浪搏斗,风浪来了可以捕得更多的鱼,这是一场危险和机遇并存的作业。对于葭沚渔民来说,出了海,便是抱着乘风破浪、同海搏斗的决心,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坏的打算,行最大的努力。
(清末民初台州首富黄楚卿家石柱雕刻螃蟹等海物)
送大暑船
清同治年间,葭沚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节前后为甚。士人以为五圣所致(相传五圣为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等五位,均系凶神),于是在葭沚江边建有五圣庙,乡人有病向五圣祈祷,许以心愿,祈求驱病消灾,事后以猪羊等供奉还愿。葭沚地处椒江口附近,沿江渔民居多,为保一方平安,便决定在大暑节集体供奉五圣,并用渔船将供品沿江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以表虔诚之心。此为送大暑船之初衷。
近二百年历史的葭沚大暑节五圣庙会,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分接佛、请酒、送暑三部分。每年大暑日,葭沚人山人海、万人空巷,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来自台州各地的虔诚香客天没亮就启程,早早守在葭沚江边,不管刮风下雨,雷打不动集体等候,许以心愿,祈求一年平安,直至将“五圣”送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