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鲳鱼 >> 鲳鱼的形状 >> 海洋中的豌豆姑娘,世界上难养又好吃的
海洋中的“豌豆姑娘”,世界上最难养的鱼之一,海鲜“小公主”非银鲳鱼莫属!
东海有一种鱼,天生就有一副“小姐的脾气”,别的鱼碰到渔网,要么一溜烟儿逃走,要么挣脱着逃生,可这位爷,即便挣得个“鱼死网破”也毫不退缩,直到人们把它端上餐桌才算老实,它就是银鲳鱼。
所以提起它,渔民们总是一脸无奈:“鲳鱼好退不退,鳓鱼好进不进”,看看人家鳓鱼,每次一碰到渔网掉头就逃,哪像你银鲳鱼,这么憨憨。
就因为有这么一个“实在”的性格,银鲳鱼很难养殖,加上它还有一个林黛玉般“娇弱”的身子,更使它的人工养殖成了一道世界性难题。
01世界上最难养的鱼之一
银鲳(学名:Pampusargenteus)是鲳科鲳属鱼类,身子呈扁平的椭圆形,身披亮银色细小的圆鳞,长20cm左右,最大可达60cm,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平时大家所说的鲳鱼多指银鲳鱼,这家伙“小号”众多,不同地区对它的称呼也不大一样。华北普遍叫它“平鱼或平子鱼”,东北人管它叫“镜鱼”,苏州人称其为叉扁鱼,台闽地区叫它白鲳,江浙一带普遍称其为鲳鳊鱼,舟山人不走寻常路,给它起了颇接地气的名号——“长鳞婆子”……更形象的是,很多人说它是“狗瞌睡鱼”,因为实在是肉多刺少,人们吃起来不怎么吐鱼骨,让一旁等着的狗都睡着了。
在众多海鱼中,银鲳鱼是数一数二的好吃,清代文人潘朗曾做《鲳鱼》一诗:“梅子酸时麦穗新,梅鱼来后梦鳊陈。春盘滋味随时好,笑煞何曾费饼银。”据说他吃过银鲳鱼后觉得美味非常,于是挥毫作诗,特意来赞颂下。
但随着渔业技术的发展,银鲳鱼的捕捞力度愈发加强,加之海洋污染的影响,使得银鲳鱼的资源量不断减少,因此在市面上,银鲳鱼变成了一种“贵族鱼”,价格也是数一数二的高。
所以,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开始研究起银鲳鱼的人工养殖,但银鲳鱼这种“娇气的大小姐”,怎么可能轻易就让人们养殖成功!
养殖水体没有增氧?不行!
银鲳鱼爱吃水母,所以当水体有小气泡时,银鲳宝宝们会将其误认为是小水母、小海蜇而吞掉。别看咱们喝点西北风打几个嗝就没事儿了,小银鲳鱼吃多了气泡可是会得气泡病的。气泡病是一种栓塞,一旦得了这种病,鱼就会呼吸困难、突眼、贫血,甚至死亡,所以养银鲳鱼时,养殖水体必须进行增氧处理。
阳光太强烈了?不行!
太强的光照会使银鲳鱼宝宝们产生应激反应。这类的应激反应有可能会改变鱼体颜色、摄食量、孵化率和生长速度等,有些鱼类甚至还会出现相互残杀的情况,所以养银鲳鱼,室内养殖光照需控制在LX以下才行。
伙伴太少?不行!伙伴太多?也不行!
研究发现,银鲳鱼作为一种集群生活的海洋鱼类,群体密度过小会影响摄食等行为,密度过大又容易造成水质恶化、生长速度缓慢、易染病等现象,甚至会导致一系列应激反应,真真儿是考验养殖人员的技术。
周围声响太大?不行!
小时候的银鲳鱼心理素质非常差,一有点震动感,它们就会快速游动、撞击池壁,如果造成鳍部等组织的损伤,情况严重的还可能会变得畸形。
饿了?那就更不行了!
一旦小银鲳鱼被饿着了,它的体重和肥满度会显著下降,9h后甚至会导致体重下降42%,肥满度减少31%,同时肠道管变细,肝脏缩小并变暗,这瘦身速度,我等望尘莫及。
除了这些之外,银鲳鱼的生长速度非常慢,大概2年才能长到半斤到1斤重,而且它还是个离水就死的主儿,生命力脆得跟玻璃渣儿似的。
年,经过浙江宁波大学银鲳团队师生、象山港湾水产苗种公司的不断努力,银鲳人工养殖实现全面突破,成功养殖银鲳余尾亲鱼,亲鱼储存量达到世界第一,攻克了银鲳养不活的“世界难题”。
年,银鲳鱼的产卵量已达到了万粒,育苗总量达到20余万尾,成活率大大提升,成功攻破了银鲳“投喂难、防病难、育苗难”这三大难题。
虽然如此,银鲳目前仍主要依靠海捕,而且市场上银鲳的个头普遍不大,所以吃银鲳鱼,大家要且吃且珍惜啊。
02“小姐的身子,潘金莲的命”
虽然银鲳的身子如此“娇弱”,但古人却并没有对它“怜香惜玉”,反而觉得它是“污”的代表。
《本草纲目》形容鲳鱼:“鱼游于水,群鱼随之,食其涎沫,有类于娼,故名”。
明代屠本俊在《闽虫海错疏》中写道:“鱼以鲳名,以其性善淫,好与群鱼为牡,故味美,有似乎娼,制字从昌。”
雍正《崇明县志》中也说鲳鱼:“与石首同时出海中,性最淫,鱼游于水,群鱼从之,食其涎沫,类娼,故名。”
简而言之就一句话,鲳鱼,你就是一条如娼妓般的鱼!
除了在名字上给人家扣帽子,古人还历数出鲳鱼的几宗罪:
1、鲳鱼在海中总喜欢成群结伴地游来游去,引来一群小鱼前呼后拥,看着就像娼妓身后的嫖客一样。
2、鲳鱼在游动时口中会流出涎沫,引得小鱼纷纷上来舔食,举止轻浮,成何体统。
3、鲳鱼还喜欢和同类在海里面摩擦摩擦,跳魔鬼的步伐,还闪耀着爱的火花,不光动嘴你还动身,这这这这·····这更忍不了!
更有甚者,还将银鲳与老鸨联系在了一起,明代的一本语言杂著《询刍录》中曾写道:“古优女曰娼,后称娼之老妇曰保。考之鲳鱼为众鱼所淫,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为鸨,意出于此。”这解读也真是令人咂舌。
就这样,一出“冤假错案”演绎了几千年,以致后来鲁南、苏北一带的婚丧宴席都不许鲳鱼上桌,有的地方,还直接将鲳鱼译成了whore-fish(娼妓之鱼)。
可鲳鱼也是真无辜,这些所谓的“罪状”都只是它们的习性而已。成群结伴能够让它们保护自己免受捕食者攻击、提升觅食能力。口流涎沫则因为它们在排卵,鱼籽产出体外后像葡萄般成串飘着,因此会引来鱼儿吞食。
明明是条“良家好鱼”,却被黑成了“妖艳贱货”,古人的想象力也真的是丰富!
03吃银鲳,大家都是专业的
银鲳曾因名字在古人那里备受冷落,如今却因名字中的“鲳”能引申出“昌荣、昌盛、昌旺”的美好寓意而备受欢迎,频频出现在高端宴席的餐桌。
而且银鲳肉多刺少、细嫩鲜香,每百克鱼肉含蛋白质17.3g、脂肪8g,并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儿童食用,因此深受食客们的追捧。
沿海一带对银鲳的爱更是毫不做作,台闽地区有“一尾白鲳,较好海产万箱”的说法,潮汕也有民谚曰:“好鱼马鲛鲳”,可见当地人对马鲛和鲳鱼的热爱。
作为一种家常的食材,家家户户都能做上几道银鲳的菜肴,毕竟这家伙怎么做都很好吃。
江浙沿海喜欢将银鲳腌藏或糟制,将鲜鱼晒干后切块,放入酒糟中,藏于坛内,这就是颇有名气的“糟鲳鱼”。秋后开坛食用,糟香扑鼻,骨酥肉嫩,超级下饭。
清代诗人王莳蕙在《象山海错词》之《白扁》中曾写道:“一天梅雨洗沙腥,软翅双挑燕尾青。冻玉上柈糟气酽,细鳞如粟泛银星。”描述的就是酒糟腌鲳鱼。
可能是因为糟鲳鱼太好吃了,以致于舟山、宁波一带在形容高兴时,都会说上一句:“骨头好比糟鲳鱼”,可见那真是高兴到骨子里了。
浙江台州吃银鲳,偏爱烧年糕,一道鲳鱼烧年糕,便是台州味道的代表之作。这道菜最初被创造出来,主要是因为渔民的生活没有那么方便。渔民们在海上柴火很少,为了节省物资,通常是锅里炖着鱼,同时上面放个笼屉蒸年糕。据说,有一次年糕掉进了锅底,渔民不舍得丢掉就一起捞起来吃掉了,没想到一吃味道还很棒,于是便有了这道菜。
从上面的小故事就可以看出,这道菜做起来很简单,先把鱼放锅里爆香,加调料后小火炖煮,待鱼身上的花刀翻口后放入年糕,闷烧至汤汁半干粘稠即可。鱼肉炖的软烂,咸鲜可口,年糕吸满了鱼的汤汁,浓香粘牙,一道菜有菜有饭,咱们在家就可以模仿。
04金银倒挂,金鲳鱼银鲳鱼,一字之差,大有区别
现在咱们去买鲳鱼,除了银鲳外,还有好多品种,最常见的要数金鲳鱼。光听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金鲳银鲳是近亲,除了颜色不同应该没啥太大区别。但严格地说,金鲳鱼并不是“鲳鱼”,和银鲳鱼的关系就跟猫和狗一样。
银鲳属于鲳科,而金鲳属于鲹科,它的学名叫卵形鲳鲹(布氏鲳鲹),之所以叫它金鲳,主要是那菱形的身材和银鲳有些像。
而且买过金鲳鱼的朋友们都知道,金鲳鱼比银鲳鱼便宜,体型也普遍比银鲳鱼大,这是因为,金鲳鱼已经实现了成熟养殖,产量也非常大。
当然了,金鲳鱼也没有银鲳鱼那么娇气,它属于能吃能喝的类型,不仅吃得多,而且同伴之间还抢着吃,差不多半年就能长到一斤,肉也是肥满肥满的。
但是在讲究的吃货看来,金鲳的味道不及银鲳鲜美,肉质也没有银鲳细嫩,可以说是“金不如银”。可从营养上来看,它俩都很优秀,至于到底选择哪种,大家根据自己喜好即可。
在我看来,金鲳银鲳,只要好吃有营养的就是好鲳,毕竟不管是什么鲳鱼,一筷子下去都是一坨鲜美的肉,肉多、刺少、味鲜,一次就能让你达到吃鱼的最高境界。
冬季宜吃鱼,鲳鱼正肥,不来一条吗?
参考资料:胡佳宝;乐琪君;杜丽红;郑华坤;徐小双;徐善良;王亚军.银鲳的人工繁育研究进展[J].生物学杂志,,v.33;No.,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