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鲳鱼 >> 鲳鱼生活环境 >> 野钓时刚上几条鱼就突然停口,新手只会傻傻
在户外野钓时垂钓了几条鱼之后,然后一直钓不到鱼了,很多钓友以为这是由于钓点里面的鱼本来就不多,然后被钓走之后,没有娱乐,所以才会停口,于是一些新手钓友往往会觉得补一下窝料,能吸引到更多的鱼来,就会持续有口,但是我们发现老钓手却很少用这种方法,而是去做其他的事情,那么新钓手和老钓手的方式到底哪一种更好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钓点突然停口的几个常见原因。
一、时间变化引起的温度变化鱼类进食的“窗口期”已过。
这种情况下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早上垂钓时,从5:00~9:00之间陆陆续续的一直有鱼口,而到了10:00到中午一两点钟的时候,鱼口突然变得很缓慢甚至没口了,这个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已经过了鱼觅食的窗口期,尤其是像鲫鱼鲤鱼等底层鱼类,这段时间鱼的开口确实很少,所以碰到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再去继续补窝了,因为即便是再继续补,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作用,所以老钓手在中午这段时间往往都会聊聊天,抽支烟,喝杯茶,在树下乘凉,不再一直双眼不停的盯着浮漂了,因为这段时间确实是鱼口很少,盲目补窝只能是浪费。
二、大鱼进窝了。
这一点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最开始一群小鱼不停地抢食,然后突然间周围就冒起密密麻麻的气泡,尤其是在大鲤鱼靠近时,我们可以发现水面,发现那种非常小的气泡,但是气泡不密集,例如在10厘米左右的一个范围冒起密密麻麻的妈妈的小气泡,然后周围过个5~6厘米,又冒出密密麻麻的小气泡,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大型鲤鱼进入我们窝点的时候,这种情况下老钓手往往在扬竿以后换上颗粒饵或者玉米等雾化性很慢的鱼饵上去。
为什么要换雾化性很慢甚至不雾化的饵料上去呢?这是由于老钓手已经知道钓点来了大型鱼类,在这种情况下,饵料一定要耐泡,耐泡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饵料可以4~5分钟不提竿一次,让饵料一直在鱼钩上面,这样不用频繁的提竿惊吓到大鱼,从而提高我们的大鱼中鱼率,这一点很多钓鱼新手都没有领悟到。
第三、很不幸的一点就是水中有肉食性鱼类就钓点了。
其实这个也不好说,因为有些人也喜欢钓一些黑鱼,鲶鱼,鲳鱼等肉食性鱼类,这些鱼类进入钓点之后,很多小型鱼类都纷纷吓得逃离的钓点,但是在一段时间内这些鱼类由于自身谨慎小心的原因,只是在旁边看着,但是并没有采取进攻措施。
在垂钓这些肉食性鱼类的时候,我们可以将竿尖轻微的向上弹一下,让饵料在水中上下抖动,靠“逗钓”的方式,来吸引肉食性鱼类进攻饵料,这样也能很快的产生咬口。
不过如果提前知道的水中有肉食性鱼类,而我们又不想钓他们的时候,那么我们就要一早做好防范措施,比如像我们打窝的窝料,则千万不要使用那种蚯蚓颗粒、红虫颗粒等腥味浓重雾化好的,而是直接使用一些例如像酒米,麦麸等自然谷物类的窝料来打窝,会对肉食性鱼类的规避要更好一点。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的专攻对象是大鱼,那么我们记住一定要用打窝器,不是手抛窝或者用那种有长杆的打窝器,而是那种需要一根单独杆子,上面挂一根鱼线,入水就翻入窝料的浮水打窝器,它对于鱼类的惊扰才是最小的,大鱼的胆子相比于小鱼更加的谨小慎微,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细节上做好,这样才能钓到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