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海待了四天,今天回家。喜欢这样的天气。虹桥机场二号航站楼订了早班机票,去机场顺利,到北京是中午,机场高速进城车不会太多,回家方便一些。不到12点就到家了,吃了几个煎饺,喝了一泡标哥寄赠的昔归古树普洱,踏实了。看了一篇讨论英语学习的文章,很赞同作者梁建章的观点。弱化英语教学对学生减负作用不大,却可能加剧教育的不公平。认为英语作用不大,学好语文和数学就行的观点在我看来是鼠目寸光导致的盲目自大,没有睁眼看世界的井底之蛙。年参加了一次米其林之旅,先后去了丹麦、法国、意大利几家米其林餐厅,这几个国家都不是英语国家,但是不管是是在丹麦的Noma(曾经多年世界排名第一)、还是当年best50第一名的Mirazur(法国)、意大利阿尔巴地区的米其林三星餐厅PiazzaDuomo,菜品介绍以及和厨师的交流用的都是英语,这些名厨出版的菜谱也是英文的,也许会有丹麦文、法文、意大利文的,更多的还是英文版的。问过餐厅经理,回答说英文交流起来方便,因为很多人来到餐厅都是说英文。虽然有些南腔北调,交流起来没有障碍。懂英文,在国外吃饭至少能吃的明白一些,有心的话还可能学到不少。总比拿着一个翻译机方便、体面的多。NOMA主厨Rene没有进入新世纪之前,有个口号说二十一世纪必须掌握的三项技能是电脑、驾照、英语。进去到新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前两个已经普及了,英语的作用怎么就要降低了呢?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与深入,还是要好好学习英语的。至少从目前来看,让外国人普遍讲汉语还不太现实,也许几十年之后汉语的影响力会比今天大很多,但现在还是英语的文献居多,很多科技成果、社科成果还是用英文发表的多,翻译过来学习是一条路径,能够阅读原文,显然比看译文效果好许多,时效性也高出许多。学好英文,多掌握一种工具,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呀。为什么要弱化英语教育呢?真是想不通。(也想到了一些原因,只是不想说。)台州朋友来京,刘道华老师请他们吃饭要我作陪。晚上去了翰林书院,段誉不在,菜单是餐厅安排的,刘老师带来一瓶二斤装的茅台,四个人坐下来边吃边聊。茅台酒很香,打开瓶盖就闻到浓浓香味,配上翰林书院的菜品,这一餐吃的开心愉快。刘老师的酒菜单暖胃汤冷吃海参炝拌大芥菜配低温澳带5J火腿沙拉潮卤鹅掌拌海蜇发酵番茄浓汤花胶脆炸鲳鱼配意大利黑醋烤鸭配鱼子酱烤鸭卷干邑盐焗大西洋海螺椒麻酸菜清远无骨鸡潮州鲜鹅掌焖花菇家烧奶白菜干巴菌牛骨髓煲仔饭。杏酱雪芭我没喝酒,吃菜较多。喜欢!干巴菌牛骨髓煲仔饭真是太香了,干巴菌的处理尤其精彩。发酵番茄的使用口味清新,酸鲜隽永。我喜欢这种处理,比传统的扣、焖、煲汤等方法好吃很多。菜还是要有味,清亮鲜美为佳。这道番茄花胶就有这样的效果。大开大合,段誉敢想敢做,值得称赞。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