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鲳鱼 >> 鲳鱼的繁衍 >> 你认识农村大集上卖的各种海洋鱼类吗,它们
今天正赶上有大集,小编起早来到集市上,卖啥的都有,除了猪肉、牛肉、豆腐很便宜外,就算是海鱼了,有的海鱼价格比油菜和黄瓜还便宜。看到这些海鱼,我突然想到几个问题。比如什么样的海鱼适合人们食用?这些鱼类有什么秉性?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不能在此把这些问题一一详细解答,但还是可以粗略地讨论一番,那么这些在大集上卖的海鱼它们的家乡在哪里,了解这个问题有什么用处
如果把时间倒推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据不完全测算当时世界水产品总产量大约为万吨,这些适合人们食用的海洋鱼类渔获量约为万吨,所捕到这些鱼的家乡大部分在北半球的广大海域,而捕到居住在南半球的鱼则少子又少,不是南半球那里没有海洋鱼类,而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那里鱼类的重要性,或者还无暇顾及而已。现在的海洋鱼类渔获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海水鱼类养殖这一块也给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品。
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证实了地球是圆的、海洋是相连的后,渔民就欢欣鼓舞了,无论是哪个国家的渔民都可以乘船到世界上任何海域捕鱼,如果满足了有合法捕捞许可证就可以。有大咖学者用30°N以北、30°N至30°S之间、30°S以南来划分海洋鱼类的原住地或者叫种群,也可以用部落来形容,虽然有点不恰当。30°N以北各个海域由于大陆架和岛屿分布较多,河流所带来的营养及其浮游生物丰富,也就是供鱼类吃的食物多,温度适宜,生活条件优越,就像人类一样,都愿意去温度适宜、物资丰富、医疗教育资源好、居住条件廉价的城市一样,因此在北部的广阔海洋,适合人们食用的鱼类也多,渔民所捕到的鱼类产量也高。
权威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把这三大海域又细分为88个渔区,比如现在国内就有船在南极渔区捕南极磷虾,但是必须按着配额捕捞,这一块有机会以后再细聊。这样的渔区划分为渔民捕鱼和分析渔业情报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现在提倡大数据、互联网,能使各个渔区的各种海况、渔获产量形成大数据资料,给人们利用卫星遥感捕鱼提供了方便,就像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一样,不用像过去老一辈拿着烟袋在海图上量,用小本子记住今年在哪里捕到鱼,明年还继续去那里捕鱼,现在坐在家里就知道哪里的海洋有鱼了。
人类不管走到多远的地方,都会想念自己的家乡,常回家看看。鱼类也有它们的家乡,有的鱼类每年都会定期回家看看,好比我们过春节回家一样,这就叫鱼类的洄游,像北太平洋的红鱿鱼就是这样常回家看看。集市上卖的海鱼,它们的家乡大部分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分的太平洋西北部渔区,包括东中国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西部等及其周围的太平洋海域。而在东中国海捕捞的鱼类主要有带鱼、大黄鱼、小黄鱼、绿鳍马面鲀、鲐鱼、鲅鱼、蓝圆鲹、竹夹鱼、金色小沙丁、银鲳鱼等,其次还有鳀鱼、短尾大眼鲷、孔鳐、圆舵鲣等。这些就是我们在大集上常见的食用海洋鱼类。怎么样?你对我们吃的海洋鱼类的家乡是否有一个粗浅的认识?
我在这里只是笼统地讨论海洋中鱼类的家乡在哪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这个问题呢?作为渔民要做到心中有宏伟蓝图,这样才能船到鱼进网、出海鱼满仓。鱼满仓才能使企业效益好,家庭生活好,齐心协力奔小康,这也许就是渔民的梦想和蓝图。如果想要开船远航捕鱼,还必须有更细致的渔区图,甚至纬度和经度都得精确到几分几秒,以便更好地了解海洋鱼类家乡的情况。下次我们再讨论时,就讨论这渔船春季从上海港出航去西北太平洋捕鱿鱼,首先航行到哪个海域才能捕到第一网鱿鱼?敬请期待,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9298.html